平阳省位于越南东南部,处于南部的经济走廊中间。东邻同奈省,北靠平福省,西望西宁省和胡志明市的一部分,南连胡志明市和同奈省的一部分。根据最新的统计信息,平阳省的自然面积为2,694.43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0.83%,约占东南部的12%);人口2,426,561人,人口密度为900.58人/平方公里(人口和住房普查2019年4月1日); 09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土龙木市,以安市,顺安市,槟吉市社,新渊市社、保邦县,北新渊县,油汀县,富教县)以及91个乡级行政单位(42个乡,45个坊,04个市镇)。
在南部开放初期,平阳属于新平县,嘉定府的一个总区("总区"是县和乡中间的行政单位)。 到1808年,当新平(Tan Binh)县改为府时,平阳(Binh Duong)升为该府的四个县之一。 1956年,平阳省成立,但与旧的平阳县地区并不同样。 1997年,平阳省重新成立,但它并不完全属于1975年前的平阳省。 因此,在历史上,平阳曾是不同地区、不同级别(总区,县,省)的行政单位的一个名称。本来与嘉定(Gia Dinh)、同奈(Dong Nai)相联的,也就是今天的东南部,平阳(Binh Duong)的居民是东南部居民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平阳也是同奈河(Dong Nai)与西贡(Sai Gon)河围绕的。由于生态条件特殊,因此平阳民居从历史到职业技能都有自己的独特。平阳土地以其繁华的贸易形象和来自全国许多地区的融合而闻名。 在法国殖民时代,就像当时的人所说的,它是一个纯农"树园省"的省里,只有两条主要的交通路线是西贡河及13号国道,人口只有几万人,大多数是农民。
在1990年代初期,很少有人认为平阳会崛起成为全国的主要工业省之一。 当时,平阳还只是一个农业省,许多世代的人们的生活仅靠田野和果园。 经济主要靠农业,而工业和服务业却太弱小的。但从该省重建日(1997年1月1日)后,平阳省就以创新政策崛起,以开放政策具体化,为当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开路。 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投资环境,为生产-贸易企业创造有利条件,国内外投资资金大量流入平阳,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四方人力资源汇集。平阳省的社会经济初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结构强烈地徃工业-服务-农业方向转移,城镇形成清晰、明确的空间结构,使纯农业、干旱和低效的土地变成全国的各重点工业区。
越南-新加坡一工业区(VISIP I)(照片:黄范)
至今,全省共有29个工业区(27个工业区已投入运营),总面积 达12,743公顷,出租率达83.3%;工业群共有12个,总面积为 790公顷,占比67.4%。在建设完整、同步、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方面,在招商引资速度、生产管理速度和环境保护方面,已成为全国的典型工业园区有:VSIP1、VSIP 2、美福(My Phuoc)、同安(Dong An)。以适当的政策,截至2019年11月27日,平阳已吸引了3759个外资项目,投资金达3423亿多美元;42269多家国企,注册资本达357680亿多越南盾。 形成了许多新的文明、现代的都市区和民区,其中最典型的是"平阳新城",突出点为全省集中行政中心从2014年2月20日正式投入运行。
平阳省以前和现在不仅以充满活力的经济发达留下深刻的印象,还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著称,其许多共同特征都融入了南方文化历史,但仍保留地方的特色,给每个人心目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到目前为止,平阳省拥有12处被国家认可的历史文化遗迹,其中44处被省级认可的历史文化遗迹。在开发传统手工艺村庄文化的过程中,平阳对在该地区定位了300多年的著名手工艺村庄生产的手工艺品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最典型的是在很早以前出现并得到了大力发展的行业村如:在拉条(Lái Thiêu)、新福庆(Tân Phước Khánh)的陶村,在富寿正义的木工和木雕村庄;在襄平协(Tương Bình Hiệp)的漆器村等等
此外,来到平阳,游客还可以参观著名的各景点、生态旅游区,参加每年吸引成千上万游客的传统节日,例如:天后圣母节(土龙木市),拉条(Lái Thiêu)带有山竹和榴莲特产的水果园(顺安市),乐景-大南-文献旅游区,油汀县的舅山-湖床旅游区等景点;拥有100多年的历史的美连牌苹饼(顺安市安盛坊Bung市场),被公认为达到亚洲饮食价值的十大越南美食之一。
拥有300多年建立和发展历史,平阳省的土地和人民一直并将会继续在国际朋友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不仅归功于经济的蓬勃发展、投资环境的开放,而且还归功于平阳人娴熟的双手和创造性的头脑,他们制作了既美观又精致的手工艺品,能够向世界传达良好的对外关系。
平阳一直是一片汇集之地。平阳今天的地位和力量是许多阶层居民在历史时期的不断努力奋斗坚强、充满活力和不断创新的结果。 那是平阳在新时代(工业化和现代化时期)起飞的重要资本,力争尽快成为一个文明、富有和美丽的城市。
(来源:信息和通信部)
作者: 陈泰-翻译者:范氏紅茸